金年会

人民日报 | 湘鄂赣革命凭据地——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坚持最久的凭据地之一(斗争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早期革命凭据地及主要创立者)

来源:黑龙江金年会矿业控股集团
宣布时间:2021-06-15 09:13:56
【字体:




湘鄂赣革命凭据地——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坚持最久的凭据地之一(斗争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早期革命凭据地及主要创立者)

《 人民日报 》( 2021年06月15日   第 07 版)

  湘鄂赣革命凭据地又称湘鄂赣苏区 ,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湖南、湖北、江西三省疆域地区 ,实行工农武装盘据 ,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区域 。它位于罗霄山脉北段 ,处在三条铁路(南浔、粤汉、株萍铁路) ,一条大江(长江) ,三个省会(武汉、长沙、南昌)之间 ,境内山大林深 ,峰峦险峻 ,河流交错 ,有着较大的盘旋余地 ,战略职位十分重要 ,有利于实行工农武装盘据 ,恒久坚持斗争 。

  高举红旗、坚持斗争

  湘鄂赣边区人民富有庆幸革命古板 。在大革命初期 ,这里就建立了共产党的组织 ,领导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工农运动 ,建立了农民自卫军和工农义勇军 。北伐战争时 ,这里即是主战场之一 ,外地人民群众为支援北伐军作战作出了巨大孝敬 。当中国共产党发出武装斗争的招呼时 ,这个地区纷纷建立武装组织 ,革命斗争风起云涌 ,著名的湘赣界限秋收起义就在这里爆发 ,湖南平江和浏阳的农军、湖北崇阳和通城的部分农军加入了起义 ,并追随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步队奔赴井冈山 。

  1928年7月 ,中共湘东特委建立 ,滕代远任书记 。22日 ,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等领导平江起义 ,建立红军第5军宁静江县苏维埃政府 。中共湘鄂赣边特委机关恢复后 ,滕代远任书记 。11月 ,军长彭德怀、政治委员滕代远率红5军主力转入井冈山地区后 ,王首道任中共湘鄂赣边特委书记;黄公略率红5军一部在湘鄂赣边地区播撒革命火种 ,开辟革命凭据地 ,后改称红军湘鄂赣疆域支队 ,黄公略任支队长 ,张启龙任政治委员 。1929年8月 ,彭德怀、滕代远率红4军第5纵队大部返回湘鄂赣边 。9月 ,与红军湘鄂赣疆域支队合编重新组建红5军 。10月 ,湘鄂赣革命委员会建立 。

  1930年6月 ,湘东北的平江、浏阳 ,鄂东南的大冶、阳新、通山、崇阳、通城和赣西的修水、铜鼓、万载等地 ,大都已成为苏区 。同时 ,红三军团组成 ,彭德怀任前委书记兼总指挥 ,滕代远任政治委员 ,辖第5军、第8军 。随后 ,红军独立师扩编为红军第16军 ,归红三军团建制 。8月 ,红三军团编入红一方面军 。9月 ,红一方面军从湘东地区转向赣西南地区 ,红16军留在湘鄂赣苏区坚持斗争 。

  1931年7月 ,中共湘鄂赣省委建立 ,李宗白任书记(后林瑞笙) 。同时 ,湘鄂赣省红军总指挥部建立 。10月 ,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建立 ,赖汝樵任主席(后王亚德) 。在中共湘鄂赣省委和省苏维埃政府领导下 ,苏区建设获得全面生长 。1934年1月 ,陈寿昌就任中共湘鄂赣省委书记 ,徐彦刚就任湘鄂赣军区司令员 。其间 ,湘鄂赣苏区红军先后突破国民党军的四次重兵“围剿” ,不但自身获得牢固 ,并且有力地配合了中央苏区的反“围剿”斗争 。1931年11月召开的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授予红16军“坚强苦战”的锦旗 。1933年7月 ,红16军正式缩编为红16师 。

  从1933年9月开始 ,在国民党军的重复“围剿”下 ,湘鄂赣苏区红军和地方武装遭到严重损失 。到1934年7月 ,湘鄂赣苏区成为游击区 ,红16师率先转入艰苦卓绝的南方三年游击战争 。红军长征后 ,湘鄂赣边人民与中央和其他凭据地人民失去了联系 ,在以傅秋涛为书记的中共湘鄂赣省委领导下 ,仍然“高举红旗 ,坚持斗争” ,直至1937年全国抗战爆发 。湘鄂赣凭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坚持革命最久的凭据地之一 。

  独当一面、力尽砥柱

  湘鄂赣革命凭据地的建立和斗争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给全国其他地方的革命斗争以有力鼓舞和推动 ,在全国爆发了重大影响 。

  1927年9月湘赣界限秋收起义后 ,从湘鄂赣边走出的起义步队 ,追随毛泽东进军井冈山 ,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凭据地 ,走上了切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困绕都会、武装攫取政权的革命门路 。秋收起义步队尽管离开了湘鄂赣边 ,但湘鄂赣边人民不但没有停止革命运动 ,并且革命之火越烧越旺 。特别是平江起义后 ,湘鄂赣边人民的革命斗争与毛泽东、朱德领导的红4军的斗争相互配合 ,打乱了国民党“清乡”“剿共”的安排 ,牵制了大宗国民党军 。

  1928年底 ,红5军主力南下井冈山与红4军会师 ,壮大了井冈山凭据地的红军力量 ,为红4军出击赣南 ,以外线作战突破国民党军“会剿”提供了条件 。红5军勇敢担负守卫井冈山的任务 ,为红4军顺利转战赣南、闽西和最终创立中央革命凭据地发挥了重要作用 。

  1929年底 ,红5军主力由湘鄂赣苏区南下 ,牢固和生长湘赣边苏区 ,并买通其与赣西南苏区及湘鄂赣苏区的联系 。此次红5军主力转战于湘赣界限中段和赣西地区 ,使在原井冈山凭据地基础上形成的湘赣边苏区不绝牢固和生长 。

  红一方面军建立后 ,红三军团为了革命阵势 ,离开湘鄂赣苏区 ,东渡赣江 ,与红一军团配合行动 ,为中央苏区的创立和生长作出了巨大孝敬 。

  1930年8月 ,中共中央决定以赣西南苏区和湘鄂赣苏区为基础 ,设立中央苏维埃区域 。9月29日 ,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集会 ,决定将全国苏维埃区域划分为7个特区 ,其中“赣西南特区和湘鄂赣边区为苏维埃中心区 ,中央临时政府建立在此区” 。10月 ,中共中央重新将全国苏区划为湘鄂赣边和赣西南、湘鄂边、鄂东北、赣东北、闽粤赣、广西等6个大区 ,并把湘鄂赣和赣西南两区称为中央苏区 。今后 ,因为斗争形势的生长变革 ,湘鄂赣苏区没能最终成为中央苏区 。

  随着全国革命形势的生长 ,湘鄂赣苏区逐渐处于中央、湘赣、湘鄂西、鄂豫皖、闽浙赣等苏区的中心位置 ,因此 ,“他在牢固苏维埃区域 ,造成苏区凭据地 ,将湘鄂赣三省苏区打成一片 ,取得一省和数省首先胜利 ,有很是严重的意义 。”

  湘鄂赣苏区 ,位于三省省会之间 ,像一把尖刀插在国民党反动派的胸膛之上 ,给三省仇人以极大的威胁 ,也给了三省人民以巨大的革命影响 。因此 ,蒋介石每次在安排“围剿”中央苏区的同时 ,都会组织对湘鄂赣苏区的“围剿” 。湘鄂赣苏区军民在五次反“围剿”斗争中 ,顽强战斗 ,牵制了国民党军数十万的军力 ,有力地配合了中央苏区及其他邻近苏区的反“围剿”斗争 。为此 ,湘鄂赣苏区支付了惨重的价钱 ,遭受了重大损失 ,被迫提前3个月进入南方三年游击战争 。湘鄂赣苏区独当一面 ,坚持10年 ,力尽砥柱 ,成为中央苏区不可缺氨赡重要战略屏障 。

  1930年 ,湘鄂赣苏区步入壮盛时期 ,老黎民称之为“庚午大红” 。3月18日 ,湘鄂赣边区党组织领导了纪念巴黎公社59周年“三一八” 武装大示威 ,共有30万群众加入;随后组织的红五月大暴动 ,加入群众达80余万之多;纪念“五卅”运动时则发动了100余万的群众 。7月22日 ,湘鄂赣边军民举行平江起义两周年纪念大会 ,会后以摧枯拉朽之势攻克了长沙城 。攻克长沙后 ,建立了湖南省工农兵苏维埃政府 ,公布了苏维埃政纲和《暂行劳动法》《暂行土地法》等 。长沙是红军在10年土地革命战争中唯一攻克过的省会都会 ,湖南省工农兵苏维埃政府是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时期建立的第一个省级苏维埃政权 ,这极重攻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扩大了共产党和红军的政治影响 ,成为震惊全国的重大事件 。

  红军摇篮、精神永驻

  从1927年8月至1937年7月 ,湘鄂赣革命凭据地降生过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红5军、红8军、红12军、红15军、红16军、红18军、红三军团等红军主力步队 。红六军团、红一方面军亦建立于此 。后红三军团成为红一方面军的主力之一 ,红18军(师)成为红六军团和红二方面军的重要力量 ,被萧克、王震称之为“一支拖不垮、打不烂的英雄步队” 。1931年 ,红15军与鄂豫皖苏区红军第1军合编为红军第4军 ,成为其后建立的红四方面军的种子步队之一 。全国抗战爆发后 ,坚持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红16师改编为新四军第1支队第1团 ,开赴抗日前线 ,成为新四军的一支劲旅 。

  湘鄂赣苏区红军是凭据毛泽东的建军思想创立和生长起来的 。历史充分证明 ,降生和战斗在湘鄂赣苏区的红军步队是在战争烈火中磨炼出来的忠于党、忠于人民 ,具有优良革命古板 ,能吃大苦、耐大劳 ,不怕流血牺牲 ,敢打硬仗、恶仗的钢铁步队 ,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

  湘鄂赣苏区是将星闪耀的地方 。据不完全统计 ,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有38万余湘鄂赣边子弟加入红军和游击队 ,征战南北 ,为中国革命建立了不朽功勋 。在斗争的熔炉中 ,许多湘鄂赣边优秀子女生长为能征善战的将帅 ,仅开国将军就有100多名 。全国十上将军县中 ,湘鄂赣苏区占有两席 ,它们是湖南的平江和浏阳 ,划分以52位和30位开国将军 ,闻名遐迩 ,光耀史册 。

  湘鄂赣苏区军民的“坚强苦战” ,曾获得了中共中央及其他苏区的充分肯定 。1932年1月20日 ,中共苏区中央局致信湘鄂赣省委指出:“湘鄂赣苏区党在这几年艰苦斗争中 ,领导群众击退了仇人的进攻 ,生存了现有的苏区 ,分派了土地 ,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尤其是在频频革命战争中 ,湘鄂赣的红军与工农群众的英勇的斗争牵制了很大数量的白军 ,这对中央区的胜利确实有很大的资助 。”3月20日 ,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在给湘鄂赣省委的信中指出:“红十六军在赣西北、湘东北、鄂东南游击数十县 ,牵制敌军六十团以上的军力 ,这不是伟大的力量吗?这不是红十六军几年以来斗争的结果吗?”

  湘鄂赣苏区军民在血与火的革命斗争中 ,敢于牺牲、顾全阵势 ,以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 ,磨炼和铸就了湘鄂赣苏区精神 ,富厚了苏区精神的内涵 。湘鄂赣苏区精神不但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价值 ,并且具有永恒的时价钱值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