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用活民主集中制“法宝”
吴传毅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领导班子好比一个地方、一个单位的“火车头”。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调研时指出,要注重增强民主集中制教育培训,使各级领导班子都立好规则,形成既引发个人又依靠集体、既信任勉励又批评监督、既容纳失误又及试错、既团结协作又不违原则的良好政治生态。总书记的这一论断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具体运用,也是对领导班子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具体要求,这些看似对立的矛盾关系,实则有其内在统一性。
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有机结合,是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寄义,也是我们党团结统一的重要法宝。一般来说,党内共识来源于民主,形成于集中。广泛的民主是正确集中的前提,高水平的集中能够更好地指导民主。
民主要充分,但绝不是“和稀泥”、当“老好人”。有的上级领导一味“讲和气”“搞平衡”,对下级只勉励不批评、只容纳不纠错,吸取意见一大堆,到头来事情却停滞不前;有的下级一味讲听从,搞明哲保身、“敬服羽毛”那一套,不善或不敢提出和坚持自己的见解,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使党内民主流于形式,走了过场。历史和现实无不充分证明,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也是避免个人专断专权的重要法宝。
集中要坚决,但绝不是搞“一言堂”,也不是简单的“大都暴力”。贵州省凯里市原市长洪金洲每次开会先定调,“我先说我的意见。”市委作出的决定,通常与他想法一致的就执行,凡纷歧致的就搞“拖字诀”。集中是科学的集中,不是集中少数领导人的意见,也不是简单集中大都人的意见,而是在充分酝酿讨论、重复剖析比较中,集中各人的正确意见。那种以集中为名、行犷悍之实的行为,应坚决阻挡。
一个领导班子的生命力强不强,能否形成协力,能否在要害问题上作出正确决定,很洪流平上就是看民主集中制贯彻得是否到位。1934年10月召开的遵义集会,是我们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堪称民主集中制的规范。这次会上,“左”倾教条主义代表人物博古把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归于客观原因,不认可自己和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犯下的严重过失。周恩来指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军事领导上战略战术的过失,也主行动出了老实的自我批评。毛泽东重点批判了博古、李德的过失军事路线,论述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战术问题,提出在军事上扭转危局的目标,从而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民主集中制是领导班子的“黏合剂”,使领导班子能够团结、紧密、高效地运作。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既要靠教育,又要靠立规。既让党员充分认识民主集中制的制度优势及作用,又让党员掌握民主集中制的基来源则和具体要求,把民主集中制细化为“不偏不倚”、“不左不右”、操作性强的程序规程,包管不折不扣地执行,从而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
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协作的团队。只要每个党员干部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则,把民主集中制的基来源则、具体要求和操作规程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到位,民主集中制的制度优势就一定能获得更大发挥,我们党就能不绝从胜利走向胜利,创立出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