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疫情防控阻击战,我们过了月朔,又过了十五。刚刚已往的元宵节,既不是疫情防控的节点,也不是拐点,我们要进一步坚定信心,坚持定力,打好阵地战。
鲁迅先生说,震骇一时的牺牲,不如深沉的韧性的战斗。疫情防控,就是一场需要我们坚持、坚持、再坚持的韧性战斗。是对每个人信心的考验、定力的考验、能力的检验。
新冠肺炎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危害,在科学家还在努力探索攻关的时刻,抗击疫情“速胜论”显然不切合实际。一方面,全国每日新增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在减少,治愈出院病例在增加,让我们看到了战胜疫情的希望,坚定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信心和决心;另一方面,无症状病例泛起和气溶胶流传途径的被发明等新情况,也警示我们,必须充分意识到这场战“疫”的艰巨性和庞大性,发挥连续作战、攻坚克难的作风,不可有丝毫的麻痹与松懈。
随着疫情的变革,人们对疫情的认知也在不绝深化,疫情防控注定了是一个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历程。这就要求我们的防控事情必须因时而变、因势而进,对以前的事情做一番检视,对后面疫情生长和疫情防控作充分的预判,对已经出台的步伐该调解的调解,该完善的完善,该强化的强化。对防控的重点区域,宁可上前一步形成重叠,也不可退却半步泛起空缺。
目今,各地各部分建立了比较完备的疫情防控网络,探索出了运转有效的疫情防控步伐。我们瞄着不绝变革的新情况、新问题,集中一切可集中的资源、调理一切可调理的力量,紧密配合、高效协同,确保各环节事情有力有序有效,确保各项防控事情做实做细,不泛起梗阻,不贻误战机,不留下隐患,坚决打好阵地战、歼灭战。
防控疫情,不可松懈。要在系统考量和科学研判的基础上,充分预估最坏的情形,争取最好的结果。“取法其上,得乎其中”,把问题想得严重一些,把危害想得大一些,把步伐定得更周密一些,把执行做得越发扎实一些。
这场疫情,简直已经造成了太大的牺牲,我们也支付了最大的努力。这就需要我们以越发韧性的战斗精神、越发高昂的战斗姿态,投入到疫情防控的战斗中去。在压力和困难面前韧而不折、战而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