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论坛】
连续作战,不获全胜不收兵
桂从路
《 人民日报 》( 2020年06月04日 04 版)
从雨雪纷飞到春暖花开,再到蝉鸣萤飞,湖北和武汉逐渐走出新冠肺炎疫情的阴霾,重现人声喧闹,重展生机活力。在加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集会湖北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向为疫情防控作出重大孝敬、支付巨大牺牲的湖北人民、武汉人民体现问候和谢谢,同时也要求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决不可让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结果前功尽弃。
“兵之所以战者气也,气之所以胜者鼓也。”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个仇人,我们最需要的正是一鼓作气、咬紧牙关、坚持究竟。目今境外疫情形势严峻庞大,海内防备疫情反弹任务仍然艰巨沉重,特别是海内个体地区聚集性疫情仍然保存,新冠肺炎疫情另有很大不确定性。正所谓“一篙松劲退千寻”,只要一天没有取得疫情防控的最终胜利,就要时刻坚持战斗状态、做好战斗准备,在常态化防控中消灭疫情反弹的所有可能。习近平总书记在给武汉市东湖新城社区全体社区事情者回信中要求,“发挥连续作战作风,抓细抓实疫情防控各项事情”。发挥连续作战的顽强作风,是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结果的要害原因,也是彻底战胜疫情的重要包管。
连续作战是一种可贵的精神。强渡大渡河是红军长征中极为惊心动魄的一幕。领先头步队经过急行军抵达安顺场渡口时,发明船只缺乏以度过数万红军,于是一昼夜奔袭120公里飞夺泸定桥,创下急行军的世界奇迹。正是这种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精神,支撑红军化险为夷,征服了18座高山,跨越了24条大河,走出了一条通往胜利的“红飘带”。今天,疫情防控阻击战已经取得重大战略结果,但这还不是最终的、全面的胜利。不管是近期爆发聚集性疫情的地区照旧全国其他地方,都需要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信心,引发“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斗争精神,砥砺“斗罢艰险又出发”的顽强意志,跨越一个又一个“草地”和“雪山”。
连续作战也是一种高明的能力。上个世纪30年代,毛泽东同志着眼于国际海内敌我力量比照,在《论长期战》中科学预见了抗日战争的三个阶段,并提出了具体的战略目标。这不但指导了其时的中国抗战,其中包括的辩证法和唯物主义至今依然散发哲学光线。从疫情防控阻击战,进入到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形势任务爆发了变革、主要矛盾爆发了转移,对连续作战的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我们不但要贯彻落实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控战略,做到事情不松、要求稳定、标准不降,也面临着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流通工业循环、市场循环、经济社会循环等一系列硬仗、大仗。发挥连续作战的作风,就要既坚定闻令而动的战略定力、夯实抓细抓实的落实能力,也要注重掌握重点论和两点论,增强“十个指头弹钢琴”的统筹兼顾能力,提高化危为机的本事。
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接近乐成,困难越多、阻力越多、压力越大,也就越需要咬紧牙关、坚持不懈。不麻痹、不厌战、不松劲,发挥连续作战的作风,绝不松开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事情,我们必能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生长的大战大考中,交出经得起检验的及格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