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年会

中国能源报 | 煤炭交易市场化之路卡在哪 ?

来源:黑龙江金年会矿业控股集团
宣布时间:2020-09-09 13:23:57
【字体:




  20多年来 ,煤炭行业一直在推进市场化革新 ,已建成多个区域性交易中心 ,多种交易模式并存 。但目前非市场因素依然较多 ,市场交易体系仍未形成——


煤炭交易市场化之路卡在哪 ?


  “国家推动建立和完善统一开放、条理明白、功效齐全、竞争有序的煤炭市场体系”——日前 ,还在征求意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修订草案)》(以下简称《修订草案》)首次从执法层面对煤炭市场化建设予以明确 。

  具体来看 ,“几增几减”形成鲜明比照 。《修订草案》新增煤炭市场建设、价格机制等条款 ,提出“推动建立多条理煤炭市场交易体系 ,支持和引导种种市场主体加入煤炭交易市场建设 ,勉励生长种种有效的交易方法和交易品种”“建立和完善由市场决定煤炭价格的机制”等要求 。同时 ,删除部分与市场化不符、带有计划色彩的表述 。

  多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20多年来 ,煤炭行业一直在实验革新 ,希望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目前 ,交易中心各处开花、交易模式多种并存 ,但严格来说 ,所谓“市场煤”仍未实现真正的市场化 。革新卡在哪儿 ?

首个国家级平台“市场”作用存疑

  在市场化进程中 ,交易中心被视为重要载体 。今年7月 ,国家发改委召开的迎峰度夏事情集会专门强调 ,要实现高度市场化 ,重点之一就是组建全国煤炭交易中心 。

  记者多方获悉 ,首个国家级平台——全国煤炭交易中心已进入试运营阶段 ,拟于101日正式开业 。该中心由国家发改委、国铁集团牵头建立 ,中国铁路投资有限公司以30%的股比成为第一大股东 ,其他34个股东笼罩煤炭、电力、钢铁、口岸及地方交易中心、行业协会等差别领域 。其中 ,既有中煤、华电、宝钢等中央企业 ,也有同煤、潞安、河钢集团等地方国企 。

  一位熟悉情况的人士体现 ,早在2005年 ,《国务院关于增进煤炭工业健康生长的若干意见》就提出 ,加速建立以全国煤炭交易中心为主体 ,以区域市场为增补 ,以网络技术为平台的现代化煤炭交易体系 。近几年 ,区域性煤炭交易平台越来越多 ,但普遍保存交易主体疏散、信息不透明、条约不规范、兑现率偏低等问题 ,交易量缺乏且保存同质化 。

  “现有区域性交易中心 ,有的依靠地方政府推动运作 ,有的背靠母公司开展交易 ,另有的依赖区位、运输等优势经营 ,只能说在某些环节发挥了市场作用 ,全流程的市场化体系并未成形 。”该人士称 ,建立国家级平台 ,焦点在于降低交易本钱、提升市场效率 。

  新平台能否如愿发挥作用 ?部分专家持有差别看法 。“全国交易中心更多起到价格形成、信息宣布、上下游组织等作用 ,但很难在短期内形成真正的市场交易 。”中央财经大学煤炭上市公司研究中心主任邢雷称 。易煤研究院总监张飞龙也认为 ,目前来看较难实现自由交易 ,第一步很可能只是将中长协治理纳入其中 。

“市场煤”的市场机制不完善

  记者了解到 ,业内质疑全国煤炭交易中心的背后 ,潜伏市场化革新的种种不易 。

  张飞龙回忆 ,2015年 ,海内最早一批从事煤炭电商贸易的平台公司兴起 ,最猖獗时多达200余家 。仅1年多时间 ,数量锐减至20家左右 ,如今生存下来并形陈规模的仅剩个位数 。“线上平台的价值是提高买卖效率 ,但目前交易体系远不敷成熟 ,功效受限 。”

  再看线下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特邀研究员范必体现 ,现行中长协机制与市场化实存矛盾 。近年的重点煤炭产运需衔接会 ,经常酿成煤、电两大阵营的“集中博弈会” ,煤电双方各自联手、唇枪舌剑 ,很少能顺利告竣共识 ,最终不得不由政府出面协调确定交易价格 。在中长协和市场采购两种完全差别的模式下 ,难以形玉成国统一的市场体系和各方配合遵守的交易规则 。

  “煤炭是我国生产资料领域最早开始市场化的行业之一 ,但时至今日 ,其生产流通并未完全做到市场化 ,非市场因素反而越来越多 。”范必称 ,已经开放的“市场煤” ,市场机制并不完善 。

  除了宏观层面 ,目前还面临诸多微观障碍 。邢雷举例 ,价格统一是市场化的重要前提 。但因煤炭非标性质突出 ,即便相同产品 ,开采、运输等本钱差别 ,卖到差别区域的价格也有差别 。“同一型号的车辆在全国销售 ,价格不会相差太多 ,但煤炭自身的特殊性 ,导致其难以给出统一订价或市场官价 。假设同样卖500/吨 ,一些资源条件好、开采本钱低的大企业足以蒙受 ,其他企业就可能亏本 。”

  张飞龙称 ,市场交易的优势之一是“去中间化” ,即厂、矿直接对接 。由于煤企、电企经营模式有别 ,好比前者要求先打预付款 ,后者却保存回款周期 ,想要告竣中长协之外的交易 ,类似现实矛盾比比皆是 。

“不可只靠煤炭推动市场化”

  “《修订草案》明确提出市场化要求 ,但究竟何时能够实现 ,目前还要打个问号 。”邢雷进一步体现 ,由于不保存某一家企业独大的情况 ,煤炭行业自身形成市场化并不难 。难点在于 ,运力、电力等工业链的其他环节 ,市场竞争不充分 ,市场化水平相对滞后 。“换句话说 ,不可只靠煤炭一家推动 ,中间运输环节、下游电力市场均纳入市场进行果真交易 ,才华真正建成煤炭市场体系 。”

  范必提出 ,“交易入市”要在产、运、需三方 ,进行全工业链的市场化革新 ,而不可是对某一环节修补和调解 。以占比最大的电煤为例 ,建立全国统一的交易市场 ,取消重点条约煤与市场煤的划分 。同时 ,建立果真透明的铁路运力交易市场 ,降低物流运输本钱 。“坚持既定的市场化革新偏向 ,应当勉励公正竞争和公正交易 ,增强监管、松开管制 。建议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煤、电、运的价格形成机制 。”

  范必建议 ,全国交易市场可实行会员制 ,由煤、电、运等加入交易的各方企业 ,及监督方配合制定交易规则 ,通过盘算机系统集中竞价、自动拉拢交易 ,建立规范的结算、交割制度 。为增加交易透明度 ,可建立市场信息披露制度 ,编织电煤交易价格指数 ,尽量减少交易双方信息的差池称 。

张飞龙还称 ,煤炭作为一次能源的主体职位 ,决定其革新走势关乎国计民生 。如何平衡行政监管与市场交易的关系 ,也是革新重点之一 。“做好权衡的基础上 ,未来市场可多条理、多维度生长 ,勉励行业立异 。我认为 ,可先以现货市场为主 ,做到产需多方报价、运力紧密衔接、信息果真透明、市场规范有序 。再逐步建立期货市场 ,资助市场加入者预测供求形势和价格走势 ,通过套期保值 ,规避价格危害 。”(中国能源报 朱妍)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