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古板节日,凝结着亿万中国人的乡愁,承载着无数人最温暖的情感影象。党的十八大以来,每逢春节,习近平总书记都会通过多种方法向全国各族人民、向港澳台同胞和外洋侨胞贺年,送上新春的祝福。习近平总书记的每一次眷注,都饱含深厚的人民情怀,彰显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每一次问候,都洋溢着浓浓的年味,感动着每一个归乡游子的心;每一次勉励,质朴而充满力量,温暖而催人奋进。今天,我们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部分相关新春祝福,与您一同学习感悟。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重视亲情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重视亲情。家和万事兴、天伦之乐、尊老爱幼、贤妻良母、相夫教子、勤俭持家等,都体现了中国人的这种看法。“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代诗人孟郊的这首《游子吟》,生动表达了中国人深厚的家庭情结。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岂论时代爆发多大变革,岂论生活花样爆发多大变革,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焦点价值观,发挥光大中华民族古板家庭美德,增进家庭和气,增进亲人相亲相爱,增进下一代健康生长,增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生长、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2015年2月17日,习近平在二〇一五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
团聚最喜悦,团圆最幸福,团结最有力。春节是万家团圆的日子。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正所谓“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和万事兴。国家茂盛,民族再起,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都幸福美满上,体现在亿万人民生活不绝改善上。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华好,民族才华好。
——2018年2月14日,习近平在二〇一八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
在这万家团圆之时,另有许多人坚守在事情岗位,在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伟大征途中留下自己闪亮的足迹。我们向这些无私贡献者致敬!
——2023年1月20日,习近平在二〇二三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
新春佳节,我更牵挂下层的干部群众
新年之际,我最牵挂的照旧困难群众,他们吃得怎么样、住得怎么样,能不可过好新年、过好春节。我也了解,部分群众在就业、子女教育、就医、住房等方面还面临一些困难,不绝解决好这些问题是党和政府义禁止辞的责任。全党全社会要继续体贴和资助贫困人口和有困难的群众,让革新生长结果惠及更多群众,让人民生活越发幸福美满。
——2016年12月31日,习近平宣布的二〇一七年新年贺词
世界上最大的幸福莫过于为人民幸福而斗争。心中装着黎民,手中握有真理,脚踏人间正道,我们信心十足、力量十足。
——2022年1月30日,习近平在二〇二二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
“每逢佳节倍思亲疟。新春佳节,我更牵挂下层的干部群众。往年这个时候,我都要到下层走一走,同各人拉拉家常,看看各人另有哪些困难,听听各人新年有哪些计划,分享各人迎接新春的喜悦。今年接纳视频连线的方法,看的地方更多,工具南北中都有,虽然隔着屏幕,但我依然能感受到全国各地浓浓的年味,感受到各人的幸福和喜悦,我的心同各人、同全国各族人民的心始终是连在一起的!
——2023年1月18日,习近平春节前夕视频连线看望慰问下层干部群众时的讲话
甲辰龙年,希望全国人民振奋龙马精神
在中华古板文化中,兔被称为瑞兔、玉兔,代表着机智敏捷、纯洁善良、平静美好。吉兔呈祥,象征中华大地愈发安定祥和、生意盎然、生机蓬勃。在农历兔年,希望全国人民特别是宽大青年像动如脱兔般奋跃而上、飞速奔驰,在各行各业竞展风流、尽显风范。
——2023年1月20日,习近平在二〇二三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
看到市民和游客在欣赏古板民俗演出时喜气洋洋,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农历新年是龙年,龙在中华文化中有着勇敢奋进、活力无穷、祥瑞如意等多重寓意,寄托着美好的愿景。各人对新的一年要充满信心,把日子过得更好。春节期间,各地可以多举办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运动,让节日更喜庆、更欢快。
——2024年2月1日,习近平赴天津看望慰问下层干部群众时的讲话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具有刚健威武的雄姿、勇猛无畏的气概、福泽四海的情怀、强大无比的力量,既象征着五千年来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斗争进取的精神血脉,更承载着新时代新征程亿万中华子女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再起伟业的坚定意志和美好愿望。甲辰龙年,希望全国人民振奋龙马精神,以龙腾虎跃、鱼跃龙门的劲头闯劲,开拓立异、拼搏贡献,配合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2024年2月8日,习近平在二〇二四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