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革新契机,力推煤炭工业高质量生长
进入新时代,煤炭企业应坚持清醒的认识,坚定不移去产能、稳市场、调结构、促转型,构建切合新时代特点的产运需新花样,实现煤炭工业高质量生长。
40年来,煤炭工业结构调解效果显著
革新开放40年来,煤炭行业的整体面貌爆发了巨大变革。从1978年到2017年,全国煤炭产量由6.2亿吨增加到35.2亿吨,增长了4倍。煤炭工业结构调解效果显著。从原来的大中小煤矿并举、中小煤矿为主,逐程序整到以大型现代化煤矿为主。
总体看,全国煤炭行业基本形成了煤炭开采、加工利用、现代物流、金融效劳、矿区休闲旅游等多元协调生长的工业花样。多家大型煤炭企业非煤产值凌驾60%,原煤入选率凌驾60%,在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技术示范工程建设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结果。
可以说,经过40年的生长,煤炭行业由古板的生产方法向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偏向转变,从规模、速度、粗放型,向质量、效益、集约型转变,由古板能源向清洁能源转变。
淮北矿业集团正是煤炭行业40年巨变的一个佐证。
该企业始建于1958年,1998年改制。建设生长60年来,该集团已连续16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建成亚洲最大的独立焦化厂、炼焦煤选煤厂和海内最大的低热值煤发电集群;临涣、定远工业园跻身安徽省四大新型化工基地;拥有中国民爆第一股雷鸣科化和皖北第一家“特级资质”建筑施工企业工程建设公司等。
建企60年,特别是革新开放40年来,淮北矿业集团坚持供应侧结构性革新,突出转型升级主线,从以煤为主转向以煤为基,坚持“依托煤炭、延伸煤炭、逾越煤炭”的生长战略,全力实施被安徽省政府确立为振兴皖北经济“一号工程”的煤化盐化一体化工程。随着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产,企业几十年来以煤炭生产经营为主的生长花样爆发了基础变革。煤炭主业转“精”、产品结构转“高”、工业结构转“轻”,煤电联营优势互补,化工工业蓬勃生长,物流工业势头强劲,金融、现代效劳业异军突起,淮北矿业集团形成了以煤电为一体,煤化工、盐化工为两翼,金融、现代效劳、现代物流统筹生长的工业花样,实现了从井下到地面、从煤炭到化工、从玄色到多彩的华美转身,实现了“四大历史性转变”:一是实现了由挖煤卖煤的古板粗放经营,向资源整合、循环利用、低碳生长的历史性转变;二是实现了由工业疏散、广种薄收,向突出主业、调解结构、提升生长质量的历史性转变;三是实现了由计划经济体制下“工厂制”的体制机制,向适应市场经济的“公司制”、“股份制”现代企业制度的历史性转变;四是实现了由自我关闭、按部就班、小富即安的生长模式,向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相助共赢,在大开放中实现大生长的历史性转变。
研判形势,推进煤炭经济平稳运行
今年以来,煤炭行业的经济运行态势良好,市场供需实现了总体平衡,价格总水平在合理区间内波动。可是,面对庞大的海内外经济形势,煤炭行业未来的生长将面临许多新问题。有剖析报告认为,煤炭行业的经济运行情况,今年四季度将比前三季度要庞大,2019年还会有许多变数泛起。因此,只有增强对形势的剖析和判断,始终坚持清醒的认识,才华正确指导和组织生产、运营等经济行为。
对煤炭行业运行而言,从2017年开始建立了煤炭中恒久条约制度和“基础价+浮动价”的订价机制,这一重纵�措为煤炭市场平稳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下一步要继续做好煤炭中恒久条约事情,扩大煤炭中长协的比重,推动签订3年至5年的中长协并扩大其规模,包括煤钢企业长协、煤与水泥建材企业长协以及与其他工业用煤企业长协,探索地销煤中长协计划等。
对煤炭工业链而言,环保政策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
国家最新出台的政策明确了要加大对独立焦化企业淘汰的力度,勉励钢铁和焦化企业进行联合。面对越来越严的环保要求,钢铁焦化工业要严格准入,高质量建设。独立焦化企业短期全部关停,不切合工业实际情况,但大趋势是钢铁焦化企业将逐渐走向联合。
在此情况下,要增进煤炭行业平稳运行。一是要继续坚持煤炭供应侧结构性革新不摆荡,依法依规组织生产,坚决做到不违法违规建设生产,不超能力生产、不宁静不生产、不生产销售劣质煤、不搞无序竞争。二是要加速工业调解转型升级,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坚决退出不达标产能,坚决退出宁静危害高产能,加速退出资源枯竭、生产本钱高、煤质差、开采难度大、扭亏无望的落后产能,加速企业兼并重组、提高工业集中度和竞争能力。三是要坚持煤炭中恒久条约制度和“基础价+浮动价”的订价机制,逐步建立煤炭上下游工业链恒久稳定相助关系,包管煤电、煤钢企业恒久稳定供应、稳订价格、稳定运行,构建煤炭命运配合体。
几年的供应侧结构性革新,不但“救活”了煤炭行业,也为行业的提质生长打下了坚实基础。然而,近10亿吨落后产能被淘汰之后,煤炭行业自身及外部形势一定会爆发深刻变革。
今年4月,国家生长和革新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财务部、人力资源和社会包管部、国务院国资委联合印发《关于做好2018年重点领域化解过剩产能事情的通知》。《通知》提出,煤炭去产能要把提高供应体系质量作为主攻偏向,由总量性去产能转向系统性去产能,加速优质产能建设程序,统筹做好去产能与保供应相关事情。
客观地看,目今我国能源转型程序蹄疾步稳,煤炭消费比重逐年下降,但煤炭仍是我国主力能源的事实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会改变。如何不被煤炭保供追着跑,如何平衡能源转型与民生、经济的关系,如何使煤炭行业步入健康可连续生长的门路,是摆在包括煤炭行业在内的能源领域及其上下游行业面前的一道难题。(邱丹)